如何提高约会女生成功率,让约会变得更轻松?
2023-07-04 14:41:36 4
在我小时候,父母告诉我,“如果遇到好女孩,就对人家好一点,就能追到她”。后来我对喜欢的女生都很好,但她们没一个愿意做我女朋友。直到我来到合婚吧,渐渐才明白事情的真相,我非但不记恨我的父母,反而我很庆幸,庆幸很多男生还不知道这些。
男生约女生,基本不可能做到你约她,她就答应,不论你们聊得再好,你的邀约都可能有被拒绝的可能,所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的提高邀约成功率,那怎么约女生更容易约出来?
1.提升她的安全感
要知道,在一个陌生男生对女生发出邀约的时候,女生考虑的最多的不是我为什么要跟这个男生见面,而是这个男的是不是坏人。
毕竟女生在体力方面差了男生太多,万一遇到坏人,她很难抵抗。所以安全感成了女生在接受你邀约前的首要考虑。
尤其是现在很多男生,请妹子吃饭都是以约X为目的,给人家女生留下心理阴影。如果女生之前有过这种经历,那么她就会更加谨慎,在你没有带给她安全感的时候根本不敢答应你的邀约。
所以,还没认识多久,就想约别人出来见面,这样的邀约基本都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在对女生发出邀约之前,你所要做的是,提升她的安全感,让她信任你,消除她的顾虑。否则在女生有顾虑的情况下,你越是套路她,就越让女生感到恐慌,觉得你别有目的。
增加女生安全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平时聊天中多给她分享你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完善你在女生心里的形象,知道你是一个有正当工作和生活的人。
人类最大的恐惧来源就是未知,因为未知代表着风险,而且这个风险你还没有办法去应对。有的男生在跟女生的平时交流中就喜欢故作神秘,女生问她住哪的,不说,问她做什么工作的,不说,女生想了解他的时候,不是找借口拒绝回答,就是让她自个儿去猜。以为自己很神秘很酷,但实际上已经在女生心里被贴上了“骗子”“不可信任”的标签。
只有让女生了解你,她越是了解你,才会越信任你。
2.判断她对你的兴趣大小
女生对你没有什么兴趣的话,她是没有理由跟你见面的,这个道理应该非常浅显。
那怎么知道女生对你有见面的兴趣呢?几个简单方法就能识别出来。
跟你聊天的时候兴致比较好,不会敷衍你
经常主动跟你开启聊天
接受模糊邀约,比如你说哪天一起去吃什么,一起去哪里玩。
只要有这几个指标,那就说明她是有兴趣跟你见面的。
了解了追两个邀约的前提之后,下面就正式给大家分享一些提高邀约成功率的技巧。
1.制造预期
制造预期就是先让女生知道你有跟她见面的打算,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因为在女生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如果你突然发出邀约,她肯定会直接拒绝。
所以,我们可以聊到某件事的时候,如果此时女生心情很好,就顺口说上一句:“哈哈,你那么喜欢的话哪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只要女生说好,那么在你后面约她的时候,女生就不会排斥,因为你已经提前和她说了要做这件事情,而她也答应了。
特别是一些女生很想做的事情,你给她一个预期,她就会在心里产生强烈的期待感,正式邀约的时候她就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2.给女生一个出来见面的动力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动力支持的,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基本上就不会做。包括约会也是,女生如果觉得你没有值得她一见的理由,你就很难让她答应跟你见面。而且大部分女生都很矜持,即便是对你有意思,她在收到你的邀约请求时也会犹豫,觉得随随便便就去跟一个男生见面,显得太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了。而且甚至有女生会觉得你一叫她就出来,自己会掉价,显得自己对你有很强的需求。
所以要让你的邀约成功率变高,你就要给她一个接受你邀约,足够说服她放下矜持的理由,才能让她有动力出来跟你见面。
比如:
“你之前说你喜欢吃XX,今天我发现了一家店特别好吃,我带你去。”
“这几天桃花基本全部开了,走周末我带你去看桃花。”
“好想吃你说的那家XX,你带我去嘛。”
总之你就是要给女生一个感觉,她出来跟你见面是为了你说的这件事情,而不是专门冲着你来的。
3.要用肯定语气进行邀约
邀约的时候切忌不要使用商量的语气,比如“要不要”“可以吗”“能不能”。
用商量语气发出邀约就等于是主动提醒女生好好想想要不要答应你,可能导致女生觉得自己不是很想做这件事,然后拒绝你。甚至会让女生觉得你并不是特别有诚意,只是随口一提,那么女生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知趣的人,还是别去了。
4.确定女生有空
时间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有时候即便妹子很想跟你见面,但是你约的时间她确实没空,那就只能拒绝你。
比如她已经提前跟闺蜜约好了,她要加班等等。如果不排除这个不确定因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约她,很容易遭到拒绝。
那要怎么确定女生什么时间比较方便呢?
可以在邀约之前说一些与邀约无关的内容,比如:“明天周末啦,你可以好好睡上一天懒觉了。”只要妹子接了你的话,那么明天她到底有没有空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了,要是没空她就会说“要跟闺蜜逛街呢,睡不成了”,要是有空她就会赞同你的话“对啊对啊,可以睡到自然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