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吴亦凡被批捕对男女同居现象的影响及其伦理意义何在?
2023-07-23 07:21:36 7
在我小时候,父母告诉我,“如果遇到好女孩,就对人家好一点,就能追到她”。后来我对喜欢的女生都很好,但她们没一个愿意做我女朋友。直到我来到合婚吧,渐渐才明白事情的真相,我非但不记恨我的父母,反而我很庆幸,庆幸很多男生还不知道这些。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吴亦凡事件发酵到了今日,终于一锤定音,警方予以批捕。
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自己"进监狱"的吴亦凡,终于要吃"大碗牢饭"了。
电影中的台词,放到现在竟毫无违和感。
他的事件就此告一段落,法律会给出最公正的判决。
今天在这里聊聊同居这件事,在原来的文章中,我们无数次强调尊重爱护女生,许多人不以为然,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了吧。
不管你的女朋友之前交往过一个男生,还是N个,你都应该尊重她的意愿。在一段关系中,对彼此过去的接受和尊重非常重要。
实际上,在当今社会同居是一件普遍的事情。据调查,40%的男女都曾有过同居经历。
同居是因何而开始?原因多种多样。
可能是因为激情,想找个人陪伴,找个人分摊房租.....
社会上对于同居,普遍有两种观点:
1. 支持同居,不然怎么完全了解对方呢?
2. 不支持同居,会让女生掉价,从而丧失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
其实,说起婚前同居我们更应该辩证地看待。
婚前同居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秉性,也不是了解伴侣的必要途径和方式。
想要理清这一段关系,我们先从婚前同居的发展史说起。
一、当我们谈论同居时,谈论的是什么?
从古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婚前同居都受到社会各界的抵制。
直到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率先改变对非婚同居的态度。
最后,通过规范的立法行为,让同居者也享有相应的合法权利。
但仅仅十年之后.....
20世纪70年代,西方大多数国家经历了婚姻家庭模式的改变,婚前同居人口和离婚率在不断地攀升。
有专家学者认为,婚前同居正在影响婚姻的稳定性。
同居会改变同居者的某些特征,使得有同居经历的人更容易离婚。
这一观点冲击了当时的主流学说:婚姻搜寻及匹配理论。
当时认为婚前同居承担的是“试婚”的功能。
在试婚中,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性格作风等等。
那么,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便会减少摩擦,从而提高婚姻的稳定性。
乍一看这一观点没有毛病,但偏偏有一群学者不信邪。
他们抛出了一个规律叫做:自选择效应理论。
此理论认为: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伴侣,会更倾向选择同居,而此种特征,又恰恰会影响婚姻的稳定性。
比如:
低教育水平,不稳定的家庭背景,低恪守婚姻承诺,对离婚更容忍的态度。
更通俗一点来说,就是:
假如你学历不高且是单亲家庭,那么你同居后结婚,肯定得离婚。
因为具有以上两个标签的人,都不靠谱!
这一观点直接把离婚率的锅,甩给了具有特定标签的群体。
事实上,当时间来到了21世纪。
基于最新的统计数据,随着同居越来越普遍,婚前同居对婚姻的影响大幅下降。
研究表示:当同居成为大多数人通向婚姻的标准过程时,婚前同居和婚姻的稳定性不再具有相关性。
而且,随着同居基数的增大,同居的自选择性也不复存在。
简单来说,你选择的伴侣,不一定和你性格特征相似,甚至,你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却因为爱情而走到一起。
从本质上讲,同居之所以被认为存在自选择性,是因为传统观念。
在大多数文化中,婚前同居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也被认为是对传统婚姻价值观的挑战。
在封建的年代下,做出先锋的行为,这样的人通常具备反传统的性格特征。
而这些性格特征,自然就被某些思想传统的学者认为:拥有反叛精神的人,婚姻自然不会稳定。
然而,随着世俗主义在全球的流行,以及欧美国家开始的“性解放”运动。
对于婚前同居的污名化逐渐被移除,推动了同居的快速增长。
同居者不再特立独行,而变成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也不再统一共享容易离婚的特征。
基于最前沿的研究,最科学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
同居是自由选择的,它不应当被贴上特定的污名化标签,我们只需要把它看作是一种婚恋行为模式即可。
但是,同居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和模式。
不同的类型,也对应着不同的两性关系相处模式。
二、同居的模式
关于同居的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种:
1. 接近于夫妻关系
2. 恋爱发展的一个阶段
3. 和单身没有区别
· 接近夫妻关系
随着生活成本增大,工作竞争变得更加激励。
当代男女对于婚姻,更加倾向于晚婚。
此种模式下的同居,可以被称为“试婚”,也可以简单地说成,以结婚为目的的同居。
两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夫妻的模式共处,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恋爱发展的一个阶段
此种模式下的同居,更像是感情到了一定的浓度而自然发生的事件。
同居的男女并不在意未来是否在一起,他们更在乎此时此刻。
如果在同居中发生矛盾,那么两人就会说再见。
如果两人感情继续升华,那么结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件。
但就在同居开始时,没人会特地定下条约,要求对方未来与自己结婚。
· 和单身没有区别
这种模式下的同居者,感情一般,根本没有结婚的计划。
甚至,他们可以随时说再见,也不需要什么理由,也不会关心对方是否还有其他人,其他感情存在。
他们更像是室友,短期关系践行者,而并非长期关系中的情侣。
在学术界,大家普遍认为:这样的关系和单身没有区别。
总之,不同模式下的同居关系,在感情投入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别,进而会对恋爱关系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当你正在同居,或者准备同居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同居模式。
在这里分享两则有关同居的小贴士,希望对大家的感情有所帮助。
· 同居开始前,你要想清楚这些事
1. 我为什么想开始同居?
2. 我所要经历的同居模式是什么?
3. 我想拥有一段长期or短期的同居关系?
4. 同居对我们的感情有所帮助吗?
5. 我对伴侣足够了解吗,ta对同居的态度是什么?
6. 如果我将面临同居关系的结束,我能全身而退吗?
· 同居开始时,和伴侣经常开展谈心活动
和伴侣进行几次深入交谈,有助于你们彼此感情的升温。
你们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
生活中的小矛盾,也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谈话中得到缓解。
沉默不语,有时候是爱情和婚姻最大的杀手。
当然,在谈心的过程中,你势必也会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你们可能谈崩了,聊不到一起等等....
记住,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当矛盾暴露出来我们才可以着手解决。
最后,我想说的是:
同居并不是生活的冒险经历,也不是无聊下的刺激游戏。
我们应该以负责、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同居,它不应该被妖魔化,也不应该被随意对待。
可以肯定的是,同居在年轻群体的婚姻中越来越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果我们能赋予同居者更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让同居的“试婚”作用得到有效的显现。
那么,不仅不会冲击当前传统婚姻家庭体系,更是有利于当代青年的婚姻健康。
今日讨论:
你对婚前同居的看法是什么?